出版日期: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今日天气: 新闻热线:0571-87161066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晓:公路上的“设备神医”



工匠名片
就职于杭州交投集团下属企业杭州交通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多次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被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
工匠宣言
工匠精神是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注、专业、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王晓:公路上的“设备神医”
在拌合站、路面施工现场,如果遇到设备故障或运行方面的难题,同事们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王晓。
王晓是杭州交通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的一名路面施工设备操作工,如今是公司机料管理部的主力成员。王晓从事公路养护工作是从2006年开始的,17年来,他从“小白”到“师傅”,从普通操作手到国家级技术能手,成绩的背后,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的结果。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弄这些设备,所以干起来比较专注。总是要搞懂原理、查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罢休。”当被问到自己为何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岗位脱颖而出时,王晓这样回答。
公路养护工作给人的感觉就是又苦又累,不是日晒就是雨淋。但王晓却干得很自豪。“没有平整畅通的道路,城市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我们是光荣的城市建设者。”王晓说,刚接触那些施工设备时,他什么都不懂,于是,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操作10多个小时,晚上又自己琢磨说明书,终于以较快的速度适应了这份工作。
现在,无论是电路、液压还是机械的故障,只要经王晓现场快速检查,甚至仅通过电话向他描述一下情况,他就能将故障原因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并拿出解决方案,因此,王晓还被同事们称为“设备神医”。
与此同时,王晓还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相关养护设备进行改造,使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既节省了维修时间,每年还为企业节约维修费用十万余元。
多年来,王晓“以班为家、以路为业”,默默坚守在公路养护一线,这一路,他也不断见证着杭州公路交通工程的变迁。
“一条条崭新的公路被修建完成,为人民出行和公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公路养护工作也面临更多的新课题、新挑战。”为了紧跟公路行业的高速发展,王晓通过培训、竞赛等逼迫自己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009年,他荣获杭州市公路系统养护机械操作技能大赛第一名并被授予“杭州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1年获第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技能竞赛三等奖;2012年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14年获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厦工杯”筑路机械操作工技能竞赛三等奖;2015年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20年被授予省属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人才(杰出技能标兵)称号;2021年被授予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被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为了积累更多的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人才,王晓现在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他经常往返于各项目部,给机械设备操作手授课。“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希望我的课堂能成为一个技术攻关、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这里成长。”王晓说:“技术要有研究、有创新,还要有传承。”
“学艺先知理,做事先做人”,这是王晓反复向学徒分享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唯有学会了做人,做事、学艺才能做得更好,而这也是王晓眼中的工匠精神。他说:“在国家的倡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正越来越浓厚。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属于精细活,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把路修好,才能造福千万家。” (葛玲燕)

记者手记
我们平时对公路养护工人的认识,就是一群身穿工作服、拿着大型机器在道路上风尘仆仆的人。因为道路维修经常需要让行车绕行,于是公路养护工人的工作也时常会被“避而不见”。可就是这群每天“灰头土脸”的人,他们对工作的坚守、精益求精,才造就了这座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这种默默无闻的匠人精神需要被点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杭州市总工会 主办 新闻中心:0571-87161066
© 杭州红五星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85837